part1
y=0:5:60;
plot (0,y,'-ro'),
hold on,
grid on; [a,b] = scircle1(0,0,30,[0 90]);
line (a,b);
b=0:2.5:30;
d=b.^2;
e=900-d;
a=e.^0.5;
plot (a,b, 'bo'), hold on ;
axis ([-10 40 0 70]);
plot (0,y,'-ro'),
hold on,
grid on; [a,b] = scircle1(0,0,30,[0 90]);
line (a,b);
b=0:2.5:30;
d=b.^2;
e=900-d;
a=e.^0.5;
plot (a,b, 'bo'), hold on ;
axis ([-10 40 0 70]);
如果依照題目手臂手肘只在二維上做平面運動,那拳頭就可以畫出一個大圓,是以手臂總長為半徑的大圓,如果是三維運動的話,理論上是可以畫出一個球體。但是人體肩膀和手肘都有關節上的運動轉動上的限制,因此要做此運動是不可能的,還有身體本身也是個阻礙,畢竟生物不是機械不可能做沒有自由度限制的運動。
part2
日常生活中高低對的運用是非常廣泛,而對低對點是指物體之間接觸面加大,因此單位面積受力較小,而相反的對高對而言,物理之間所接觸的面積是非長小的,可是是點之間或線之間的接觸,因此單位面積所受力較大,因此要挑選較能承受壓力的材質。平面低對包含了旋轉對和稜柱對,而旋轉對的用途很廣,如軸承、插梢、門閂旋轉對簡稱R型對(Revolute pairs簡寫),而稜型對(P型對Prismatic pairs 簡寫)只能做一維的移動,如活塞,滑塊等等。下面網站介紹了許多種低對
http://www.cs.cmu.edu/~rapidproto//mechanisms/chpt4.html
有些低對可以由高對所取代,相同的高對也可以取代低對,高對的用在工業上非常廣泛,如滾珠軸承、滾柱軸承,雖然外型是旋轉對但內部是許多球對主合而成,像陪林也是高對一種運用,高對或低對都各有利弊,因此常常綜和各個優點組成複合式。不管高對或低對以上都是探討接觸的面積以及生活上的運用,但是要使連桿和結點之間保持所要的運動形式,要用某種方法使其固定,因此可以分為兩種形式,一種為外型式閉合,與外力閉合兩種。外型式閉和是以形狀加以限制連桿的運動方向,如活塞,軸承,轉軸,等等都是受方向上的限制,而外力式閉合,是受外力加以限制他運動方向,重力、壓力、彈力等等。但是一般都是以外型式閉和運較多,而且凸輪教適合此種運用。
part3
x=[78.554 0 0 11.11245 11.11245 -11.11245 -11.11245 0 0 -78.554 0 0 50.06035 0 -50.06035 0];
y=[61.8793 32.9556 39.62036 39.62306 61.87206 61.87026 39.62036 39.62036 32.9556 61.879 32.9556 0 -86.70707 0 -86.0707 0];
[a b]=scircle1 (0,0,10);
line(10*a,10*b,'color','red')
line(x,y);
for i=1:1:12
x1 = x*cosd(30*i) + y*sind(30*i)
y1 =-x*sind(30*i) + y*cosd(30*i)
x2= x1 + i*52.423077 c=10*a+i*52.423077;
d=10*b;
line(x2,y1);
line(c,d,'color','red');
axis equal;
end;
根據達文西人體的黃金比例,上半身/下半身的比=0.618,上半身跟下半身的分界是以肚臍,而雙手張開的手臂長,剛好就是一個人的身高,這就是黃金比例。
1 則留言:
1.相關的圖請移至與文字有關的地方,看起來才不會太不方便,可以使用複製方式處理。
2.使用scircle1的指令太過麻煩,實際上它是立體用的座標圖。比較簡單的方式是使用如下指令:
theta=0:2*pi/10:2*pi;
a=r*cos(theta)
b=r*sin(theta)
3.中間人物的座標繪得很好,但必須注意它是80X80的尺寸,如何轉換為任何人身高的比例?而且如何將上述圓的座標與人物結合在一起?
張貼留言